2015年11月30日 星期一

Day 212-218 伊朗,土庫曼簽証(上)(Tashkent, Uzbekistan)

.
住:Sunrise Caravan Stay14USD

23/10FRI
昨日千辛萬苦趕到Tashkent,就是為了趕在周末前到伊朗大使館申請簽証,今朝去到,不用一分鐘就可離開,因為... 星期五原來放假...

26/10MON
星期一再去伊朗大使館,職員很友善效率又高,我本身已有invitation code(特區護照申請可以不用invitation code,但有的話會加快程序),再給90EUR申請即日批出的urgent visa,等了一會就拿到伊朗簽証,這簽証容易搞是預期之內,然後立即趕去出名麻煩的土庫曼大使館。

館外明明寫著上班時間到13:00,當時還未到12:30,保安卻說大家都去吃飯了,叫我16:00再來,依時到達,保安用對講機跟館內職員溝通,在旁邊等了足足半小時,他也幫手連絡過幾次,最後好像無辦法了,就叫我往另一個入口碰碰運氣,去到另一邊又是同一情況,最後終於有個男人黑口黑面走出來,態度語氣極之惡劣的說上午才是申請簽証時段,而之後連續兩天都是土庫曼假期,叫我星期四早上再來,還記得記得記得是另一邊入口!很大機會也是這個人處理簽証,雖然一肚氣,也只能GOO一聲吞落肚。

29/10Thur
辦工時間前就去到大使館,已經有近廿個人在排隊,再遇到在不同地方踫過三四次的Patrick和一個香港女孩,看得出全部遊客(包括我自己)心情都戰戰兢兢,Patrick和一對澳洲情侶最順利,交了錢留下護照應該無問題,另一個遊客要在關口拿簽証,但還要再打過來Reconfirm,一個德國自駕遊的遊客等了兩星期,卻被告知有問題要再申請,因他的烏茲別克簽証將近到期,只能嘗試看看能否在邊境直接拿到簽証,德國人因此發火大鬧了5分鐘,然後是個估計也是不獲簽証的老太太,拿著大疊文件在理論,還有因拿不到簽証而眼濕濕的女孩... 職員對簽証批核無權作主,但整天不停被罵,我大概能理解為何他們態度都超差。招呼我的果然是上次見過的男人,我烏茲別克的簽証是9/11到期,一般申請似乎都要近10天,那就算拿到土庫日曼簽証我也趕不及離開,跟職員說明問題,他竟然順攤地說 “I will try to do something”,著我下星期四回來,還提我先打電話來confirm,雖然未知能否如期拿到簽証,但當天來說已是最好的結果和回覆了,立即回Hostel收拾行李出發,打算踩到Bukhara才坐車回來搞簽証。

這星期在Tashkent主要都是在HostelBlog,一來本身城市沒有什麼看,加上城市的狀態使人很不爽,有時無端端因為總統經過要封路,馬路隨時都會變成單車不通行,路口隧道又經常被查,超煩人。

有件事不得不提,就是在Hostel遇到一個很特別的德國單車友Flo
Flo: 你做咩刻LionRock喺架車度?” 然後我就開始講獅子山精神,雨傘運動,和蜘蛛仔s的掛幡行動等等。
Flo: 好正呀!我睇新聞見到~
: 呀!你都知依件事?(驚奇,聽過Umbrella Movement的歐洲人不少,但知道得詳細的真不多)
Flo: 係呀,係我教佢地攀石。
: (o)

他是一個全球性NGO的職員,有次出Trip香港,在獅子山教過蜘蛛仔攀石,當然當時還未有雨傘運動,聽說蜘蛛仔在行動前也聯絡過Flo徵詢意見,插著雨傘旗的LionRock在世界的另一端巧遇行動的相關人士,感覺很神奇。

Tashkent的商店街
市中心的感覺
穿傳統服飾,準備拍MV的dancer,等咗好耐都唔開始。。。
烏茲別克人心目中的英雄, Amir Timur 
House of Photography 外
House of Photography
怪怪的Building
Tashkent,感覺很西化
Chorsu Bazaar
Chorsu Bazaar內的小食檔

2015年11月28日 星期六

Day 211 暖在心(Tashkent, Uzbekistan)

.
路線:AngrenTashkentA373
住:Sunrise Caravan Stay14USD

想不到印象中比較熱的烏茲別克,十月中竟然會下雪,一出發就漫天飛雪,還同時夾雜雨水,不到一刻手套就全濕透,而且又是大逆風下坡,做就了歷來踩得最慘最涷最辛苦的一天。

雨雪迎風打來,眼晴也幾似掙不開,雪一落地就成積水,路旁也不見積雪,它們神奇地只會停在單車和雨衣上,像做夢一樣。不停用力緊握手把壓出冰水,大概也沒什麼幫助,手指麻得轉波也無力,加上大風吹到頭昏腦脹,有時上坡下坡都弄不清,反正跟Garmin顯示的總是相反,挨過30公里後終於經過小餐館,這時雙手已經沒有知覺,連手套也脫不下要阿姨幫手,她以憐憫的眼神看著我不停搖頭,每次見到這眼神,連我都被感染覺得自己很可憐... 友善的阿姨在我的椅上加了毯子,又不嫌棄地我大腿和背上披了厚衣,暖在心中,聽著外面呼呼作響的風聲,實在不想離開。

雪停了但雨還是繼續下,離開餐館沒多久,手腳又再變得麻痺,有次經過油站去廁所,管廁所的阿姐特意開了火爐叫我在房內暖手腳,還送來熱茶,奇怪她是怎樣知道我的手又麻又痛呢?應該是我不自覺得地依牙鬆槓地在動手指吧。午後連雨也停了,海拔低了千多米後,氣温也開始回暖,但戴著濕手套,感覺原來也好不了多少,去了一間路邊食肆,老闆請我吃東西之餘,還叫我入廚房暖身,老闆娘把我的手套掛在電爐旁,後來見效果不佳,甚至做人肉衣架將手套烘乾。

人到困境才能感受得到人間冷暖,今天肉體上的確辛苦,但烏茲別克人的善意和一些小動作實在令人感到温暖,雪中送炭從來都是最好的「投資」,別人有困難時幫人一把,即使你覺得微不足道,人家絕對會銘記於心。

出發。。。
單車被地面涷?

2015年11月26日 星期四

Day 210 法國人?德國人?(Angren, Uzbekistan)

.
路線:Kokand → Tashkent,山頂tunnel15公里A373
住: Camping

單日翻海拔近2000米,一般海拔差距這麼大的路段,地形景色變化都頗大,但整天兩旁風景卻出奇地沉悶,踩得還算輕鬆,直到午後離山頂大約20公里的地方,坡度更大才漸感吃力,而且正在維修的馬路收得很窄,經常要停底讓路給大貨車。對面線排著長達10公里的車龍,平時烏茲別克人對我已經很好奇,現在他們只能蟻速前進,不停有人在車上大叫:「什麼人?法國人?德國人?」(吓?我對眼都有返咁上下細架WOR~)

沒有作過正式統計,但平時大多會被當成韓國或日本人,其次是法德美,起初我還以為是因為戴著頭盔太陽眼鏡,他們才看不清楚我的樣子,但今天沒戴太陽眼鏡還一樣經常被說成是歐洲人,實在一頭霧水,唯一解釋大概是踩單車的都是歐洲人,而歐洲對他們來說就是法國和德國。

Frantsiya?」(France
net, Gong Kong」(net is no的意思,而HK在全部俄文地區都被稱為Gong Kong
Koreya?(Korea)
net, Gong Kong, net Korea
Kitay?(China)
Gong KongGong Kong, net Kitay

10公里的車龍,超過1小時不停地重覆差不多的對話,大家都好友善,盡可能我都有問必答,到後期真的太累,「扯住蝦」只能講Gong Kong或輕輕搖頭,久不久才答到一兩個,很想補多句:「恭喜曬!你中獎啦~我有氣答到你!」

學生活動,採棉花
久不久都會看到牧民,但比起吉爾吉斯,牲畜的數量就很少了
天山山脈的尾尾
上坡中
10公里長龍

天黑踩到一個分义路,大貨車司機著我跟他走隧道,否則跟小車還要再多爬幾米百山路(奇怪...),隧道口被警察叫入房,查了很久,但似是他們百無聊賴打發時間,心想:「大佬,要搞幾耐呀,外面風大到九彩,天黑後又越來越涷,快D比我走啦~」其中一個警察說今晚可以睡在他們的小屋內,求之不得!打了幾個電話後又說不行,使我空歡喜一場,不過他說10公里後會有小旅館,我就繼續上路了,過了兩條隧道後一直下坡,另一邊又是在修路,行車路線不停左封右封,完全看不清楚,有時看到對頭車才知自己走錯線,有點驚險。

10公里後看到士多,他們說旅館在4公里後,2公里後有餐館,旅館還是在4公里外,我開始懷疑4公里即是「幾公里」的意思,再往下經過一個類似道班的地方,進去問路,有個人說可以住在那裡,還領我去Canteen吃東西,很快就覺得這個人不懷好意,後來又問有沒有美金什麼的,然後我說身上沒錢,要到Tashkent才能取錢,吃完東西(Canteen也是公家不是他付錢)一起出門口他就只說了一聲Bye Bye,也懶得編個理由打發你走。

「又」幾公里後再有餐館,這次有點新意!3公里!反覆的幾公里完全是折磨,不想動了,老闆同意若我吃東西就讓我在旁邊露營,想不到他最後還要收我札營費,烏茲別克人對錢都相當執著。

2015年11月21日 星期六

Day 208-209 Rishton 陶瓷(Kokand, Uzbekistan)

.
路線:FerganaKokandA373
住:Hotel Kokand15USD

Rishton是烏茲別克的陶瓷之都,只有2萬人口的小鎮有2000人以製陶為生,在烏茲別克買到的陶瓷,九成都是產自Rishton。據說此地的製陶歷史有近800年,因當地的泥土全無雜質,即掘即用,在同區的陶瓷產地中,雖然沒有伊朗或土耳其的精緻,其藍綠主調雖看似簡單,卻成為它的一大特色,之前就一直很期待看看這個地方。

雨中踩到Rishton已是3點多,雖說此地家家戶戶都在製陶,但人生路不熟語言不通下,要參觀工場也不容易,手上也只有一間Workshop的資料。在路上看到很大的一個Rishton Ceramics 的路牌就進去看看,大屋的中亭和屋外都放滿大大小小的Rishton 陶瓷,工場是家族生意,由不會英文的老二帶我走一圈,最特別的是老師傅並非用電動拉坯機,而是用腳踢轆轤,一個字,累!大約10分鐘不停地踢拉出了2個大花瓶,但感覺似只是要表現給你看他們是用傳統方法,估計平時並非這樣做,之後再看大哥在陶碟上色,手法熟練但感覺有點求其,顏色配搭和圖案很有特色的Rishton陶瓷,掛在牆上怎也好看,但要仔細去看這家的製品,質素說不上很好,當然對陶瓷一知半解的我也不肯定那刻判斷是否正確,又怕沒有第二間Workshop,最後都買了2隻陶碟,帶著失望的心情離開。

傳統拉坯:腳踢轆轤
負責上色的大哥
蠻好看的,雖然不算很精細

離開城市的路上終於找到陶藝家Rustam UsmanovWorkshopRishton Ceramic Museum,看一眼這裡陶製品的質素就知道找對了地方。一頭白髮的Rustam超級友善,叫了一個會說英文的年青人(已經學了7年,估計他不到20歲)當導遊,因為溝通得到,認識了一些顏色原料和釉的關係,見他三兩下手勢就拉出了杯碟,原來每天要拉幾十隻杯碟,卻沒有規定工作時間,他說:「自己安排,反正累了就回家。」上色的房間最繁忙,幾個師傅替一塊塊瓷磚上色時,每筆每線都很仔細,也有人為燒好的瓷磚排序入箱,工作很認真但氣氛卻很輕鬆,使我對這地方更有好感。Rustam後來也進來聊天說笑,忘記了為什麼叫年青人開了幾段Lezginka(高加索舞蹈)的影片,手舞足動好似想立即表現,很好玩,之後邀我吃些糕點飲Vodka,難得大師傅毫無架子,即使還有40公里才到Kokand也不管了,聊到他們關門還覺意猶未盡,Museum又未看,東西也未買,說好第二天再來一起吃午飯~事實上我覺得他的興奮程度不下於我,畢竟有朋自遠方來是飲酒的最佳理由麻!

當了7年學徒的年青人
工場每個角落都很整理
上色中,這是一天的工作

摸黑踩了2小時,怎樣這麼笨不問他們可否借宿... 第二朝早上逛了Kokand Palace又再踩回去,因逆風而遲大到,他們已經吃過午餐,Rustam也不介意,為我準備食物,然後又一杯杯Vodka下肚,算來應該飲了十幾杯... 他原來在蘇聯時期是當地製陶工廠的Chief Designer,蘇聯解體後工廠倒閉才在家開Workshop,工人都是附近鄰居,有些人會來拿陶瓷回家上色,現在他已經沒有自己落手,主要是監督成品的質素,他笑言:「每天有遊客(包括我)自動送錢上門,生活得很寫意。」把酒言歡,他只叫其化人招呼遊客,我也有點不好意思,最好笑是一有熟人上門,他立即會把酒瓶酒杯收起,即使他經常拿當地伊斯蘭教徒不飲酒來開玩笑,即使大家都知他好杯中物,即使大家一聞就知我們在飲酒,哈。

Workshop內有個小博物館,除了有世界各地的陶製品和朋友送來的收藏品,也有Rustam以前製作的陶瓷,是他依據幾千年歷史的出土文物上的圖案做的陶碟,又美又精緻。他謙稱烏茲別克的製陶技術相對伊朗土耳其就像是個學生,而在Rishton也有很多Master,只是沒有如他這裡對外開放。好了,終極篇,Shopping!原來傳統的Rishton陶瓷只有藍綠兩色,紅色是近年才加上。但為何大部份也有紅色的呢?需求問題,Rustam到過美國展覽十幾次,他拿著一隻傳統藍色的陶碗,說:「像這批碗,拿去美國不知多少次了,每次都賣不出去。」陶碗雖然是單色,但青藍到寶藍層次分明,很有味道,我說:「這個在日本應該賣得出吧。」果然,日本人會買,其次是法國人,還有博物館。最後買了3件陶瓷,他又送我一個小陶偶,滿戴而歸!而行李上就此多了6件陶製品,足足佔了整個行李包,還有5千公里才到瑞士呢~

Kokand Palace
送我的小陶偶
前鋪後居
忍手了,好多都想買。。。
超nice嘅Rustam, 不知有沒有機會來學呢?

2015年11月16日 星期一

Day 207 Bazaar一天遊(Fergana, Uzbekistan)

.
住:Valentina's Guesthouse15USD

似乎在中亞的城市,Bazaar都是遊客必去的地方,雖然賣的東西九成都是日用品,無甚特別,但當地人總是極度友善和笑容滿面,聊聊天,有時還收禮物,逛累了總有些Shashlik茶館在左近,無所事事卻總是盡興而回,今天逛了Fergana市內的BazaarMargilonKumtepa Bazaar,毫無疑問是整個行程最有特色和好玩的Bazaar

市內的Bazaar是俄式,是一座兩層高,樓底極高的場館,地下賣濕貨生果食物,樓上賣乾貨餅類,一檔檔井井有條,清潔整齊,平時單車被弄被搞,今天相反變成我對賣的東西指指點點,輕鬆得多,每口檔主都盛意拳拳叫你試食,有時也不好意思推卻,後來甚至怕跟老闆有眼神接觸,被叫停又會重覆又重覆回答相同的問題... 場館外還一個有蓋露天市場,賣蔬果食材,最有趣的是佔了半個場地,大大小小超過廿檔賣都是賣Naan,一堆堆不用排法的大圓餅,大小厚度差別不大,唯一最大分別就只是餅上的印,是否有特別意思就不得而知了,作為當地主食,每檔生意都滔滔不絕,每人都帶走一袋二袋十幾廿個Naan,旁邊還有些小販推車在經營,壯觀!

Bazaar內部,很整齊 
估計是用來送禮的餅點
蜂蜜,蜂巢原來食得
Naan小販
去到哈薩克後再沒有Naan, 才發覺Naan比麵包好吃得多

另一個Kumtepa Bazaar是大型市集,賣的東西林林總總,四通八達的路必定令人迷路,但又亂中有序,當地人衣著傳統,樣子也更有中亞特色(中亞5國,其實各有特色,但我之前對中亞的印象,其實8成來自烏茲別克),這裡的人非一般的好客熱情,生意繁忙之餘也總帶著歡樂氣氛,而這裡最好看的必定是賣khanatlas的檔口,單單一條已經稱得上七彩繽紛,在檔口卻是同時掛滿十數種不同款式的khanatlas,難怪LP都叫人帶定相機,價錢比昨天去的Silk Factory平宜幾倍,那種50%Silk 50%Cotton的,我看質素其實沒有兩樣,只是這裡一碼碼賣,回去還要再加工,這種顏色鮮艷,圖案特別的布料實在好看,但想想若在香港,用起來又好像有點古怪的。另一個特別的角落還有賣陶瓷的檔口,在這種地方賣的當然不是很精緻,但一桌藍綠花紋的Rishton陶瓷放在一起還蠻好看。在這裡轉了半天,回程才在車上看到另一邊好像有個同大小的市集,莫非,我只逛了一半?

他們都超主動又好玩
烏茲別克不同地方產的Cermics
路過聽佢叫HONG KONG HONG KONG,原來早2日在路上見過 
好有特色的khanatlas
這種帽不知叫什麼,應該也是當地特色,不少人在兜售 
勁鍾意佢個樣~
阿姐主動叫影相,但又怕羞

2015年11月14日 星期六

Day 206 Silk Factory(Fergana, Uzbekistan)

.
路線:Andijon → Fergana A373
住:Valentina's Guesthouse15USD

路況超好,兩旁一直都有平房農田,烏茲別克人跟維族差不多,事實上19世紀時他們還是同一個國家,在這裡感覺尤如沒有漢族的新疆... 踩到有點眼訓。迎面一個車尾插滿一支支粉紅色棉花糖的大叔,截停了他問可否拍照,竟然表示可以但要錢,說竟然,因為被拍照要收錢從來只會發生在遊客區,Fergana Valley本身遊客就不多,而且還是在公路小鎮,相信除了單車友之外,這裡連一個遊客也沒有,昨天就說那個酒店職員三句就問到香港一般工資多少,今天又遇到這個拍照要錢的大叔,這,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國家?

令人混亂的是,當地人卻又是全世界最熱情友善的人,也有不少人會邀請你回家留宿,停低總是被圍著,但他們連俄語也不說,又不管你懂不懂自顧自地說烏茲別克語,弄到你心煩才死心... 有時打算停低查地圖,也要看看周圍有沒有人,生怕自己被圍著不耐煩揮袖而去。

悶。。。
路上Tea House,賣的Samsa其實跟新疆的烤餅一樣,只是大一點
統一格式
臘像成龍
土製烤灶 
被圍中

踩到Margilon去了Yodgorlik Silk Factory,已近收工時間,職員很快地帶我走了一圈工場看整個生產過程,作為絲路上的城市,以為當地生產絲綢有很悠久的歷史,而當地的特產,顏色七彩繽紛的khanatlas也是絲製布料,但工場歷史卻只有數十年,到目前為止也只此一家,記得他說家家戶戶也有養蠶的小屋,可能大家都是在家手作,搞不太懂,對此沒有太大興趣,反而更留意牆上掛著很多藍藍綠綠的陶碟裝飾,雖然大家可能不知這種陶瓷產自附近的Rishton,但看到大概馬上會聯想到中亞,職員見我對絲綢完全沒興趣,也沒有繼續Hard Sell我了。

絲綢染色步驟 
khanatlas布料